《巴黎圣母院》是法國文學家維克多·雨果創(chuàng)作的長篇小說,1831年1月14日首次出版?!栋屠枋ツ冈骸芬噪x奇和對比手法寫了一個發(fā)生在15世紀法國的故事: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羅德道貌岸然、蛇蝎心腸,先愛后恨,迫害吉ト賽女郎埃斯梅拉達。面目丑陋、心地善良的敲鐘人卡西莫多為救女郎舍身。小說揭露了宗教的虛偽,宣告禁欲主義的破產(chǎn),歌頌了下層勞動人民的善良、友愛、舍己為人,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義思想。該小說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、電視劇及音樂劇。
維克多·雨果,法國浪漫主義作家,人道主義的代表人物,法國文學史上資產(chǎn)階級民主作家,幾乎經(jīng)歷了19世紀法國的所有重大事變,被人們稱為“法蘭西的莎士比亞”。一生寫過多部詩歌、小說、劇本、各種散文和文藝評論及政論文章,是法國有影響的人物。雨果的創(chuàng)作歷程超過60年,其作品包括26卷詩歌、20卷小說、12卷劇本、21卷哲理論著,合計79卷之多。
在法國,被資產(chǎn)階級革命政權推翻的波旁王朝,在國外封建勢力的支持下,于1815年復辟。直到1830年,法國爆發(fā)了“七月革命”,結束了波旁復辟王朝的封建統(tǒng)治。在復辟王朝統(tǒng)治下,法國宮廷和教會狼狽為奸,欺壓人民。當時的巴黎,宗教勢力邪惡黑暗,封建等制度十分殘酷,封建主義壓抑下的人性扭曲墮落。社會各階層,特別是下層人民,處于令人深切同情的境地。飽受壓迫的人民群眾奮起反抗,與兩股勢力展開英勇的斗爭,最終取得勝利。雨果感受到了封建統(tǒng)治的黑暗與殘忍,創(chuàng)作出《巴黎圣母院》,借15世紀的巴黎社會反映現(xiàn)實生活?!栋屠枋ツ冈骸窐祟}所指正是故事的發(fā)生地——巴黎圣母院。1829年維克多·雨果著手創(chuàng)作《巴黎圣母院》,也是為了讓當時的人們了解這座哥特式建筑的價值。
關鍵字:小說《巴黎圣母院》